吉林高院歷來重視信息化建設在審判實踐中的應用,行政庭始終認真堅持貫徹落實院黨組關于信息化建設應用的總體部署要求,同技術處實時溝通、密切配合、深度合作,爭取技術支持,積極探索實踐,在行政審判信息化應用領域,取得了新成效、邁上了新臺階。
重視調查研究,結合工作需要打造平臺載體。先后到上海、天津等信息化應用先進地區調研學習先進經驗,建立“三臺一室”。即“行政審判大數據分析平臺”“行政審判調研和對下指導平臺”“行政機關協同辦案平臺”和“智慧合議室”。
完善數據內容,為大數據應用提供支撐。組織全省各級法院開展兩次大規模數據補錄工作,將2018和2019年的審判信息數據充實完善,為信息平臺建設打牢基礎。
創新載體功能,拓展高效應用場景


一是利用“行政審判大數據分析平臺”全面掌握全省法院行政審判情況,充分有效使用行政案件相關數據。通過對數據統計情況、案件分布情況、案件涉及當事人情況、審判效果情況等進行可視化統計分析,獲得準確、便捷、高效的行政數據分析結果,總結行政審判工作的運行態勢、特點和規律。為適應每季度通報行政審判數據和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分析通報需要,技術處開發升級智能報表系統,通過46張智能報表一鍵生成1300余項數據指標和行政審判數據分析結果,在制作行政審判白皮書和各類分析報告時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數據分析精準度。實現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的行政審判新管理機制有效運轉。
二是創新開發“行政審判調研和對下指導平臺”強化對下指導調研交流。根據行政審判案件特點,建立工作分享和交流平臺,強化開放式知識管理,使先進經驗、獨到觀點、經典論述,有效共享和沉淀。避免了知識斷層,構建完整行政審判智庫,使零散知識、經驗歸集,提升跨部門、跨地域溝通交流,實現案件討論“零距離”。平臺內容向全省法官干警開放,營造論壇式討論氛圍。上傳裁判觀點2200余條,業務討論活躍度顯著提升。
三是創造性應用“行政機關協同辦案平臺”暢通行政機關與人民法院的交流渠道。為行政機關在線應訴、在線調解、申請非訴執行和接收回復司法建議提供便利,按行政機關職能在行業、地區和時間等維度提供涉訴情況統計分析。查找涉訴高發原因和規律、提出司法建議,提高行政主體參與訴訟效率,實現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
四是首創應用“智慧合議室”。通過“智慧合議系統”軟件平臺,將電子卷宗、審理報告、法律法規查詢、類案推送等功能嵌入智能終端,結合多媒體展示、語音轉錄、無線投屏、智能閱卷、同屏翻卷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融合現代電子設備通信技術對案件信息進行共享,真實、客觀反映法官辦案動態過程。其中語音識別一體機,可自動識別法官口述意見,并轉寫成文字,同時提供熱詞輔助、文本學習等應用功能,讓每一次記錄更加準確,提升書記員的記錄效率?!爸腔酆献h室”為審判工作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作方式,審判效率大幅度提高。行政庭“智慧合議室”應用的先進經驗在全省推廣,全省已有83家法院建設智能辦案輔助中心,60家法院已建成93個智慧合議室(包括智能法官會議室),75家法院建設了361個智能法庭,49家法院建設了62個互聯網法庭。
吉林高院行政庭使用“智慧合議室”研究案件
目前,行政庭新收行政案件467件,審結449件,結案率83.77%。通過“三臺一室”的建設和深度應用,對全省行政審判工作加強管理、調度、統籌、協調,2019年一審結案率95.13%,同比上升11.28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均值8.6個百分點,在全國排位從2018年的第21位上升到第4位,實現了結案率全國前五的目標任務。2019年行政案件上訴率55.53%,同比下降21.99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均值8.27個百分點,在全國排位從2018年的第4位下降到第29位(從高到低排序)。一審息訴服判率明顯提升,實現了全國前五的目標任務。
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行政案件3850件,占全省法院收案總數的1.9%,同比下降40.95%。行政訴訟案件2341件,同比下降28.19%;非訴執行案件1435件,同比下降54.92%。舊存案件320件,同比下降62.49%;新收案件3850件,同比下降40.95%。全省行政審判運行態勢良好,審判質效明顯提升。